国内“渔夫式管理”创导者

163法则专利获得者-吴群学

管理大师德鲁克推崇的人生精进的10项原则(深度好文)

发布者:海轩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17日

德鲁克先生的洞见和思想,打破了时间的壁垒,在今天依然行之有效。




 01 

自我管理

是管理他人的前提



德鲁克说:“一个人能管理好别人,不代表他能管理好自己。”


对此我深表认同,在自己没有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和以身作则时,怎么可能指望你的团队能达到最高标准呢?


德鲁克提出了有关公司业绩的规律:


管理者自身的业绩,同他团队的业绩会保持一致。


所以,如果你想提升团队的平均业绩,你必须首先提升你自己,管理好你自己!



 02 

扬长避短

做最擅长之事



德鲁克最引人瞩目的观点之一就是:


我们做绝大部分事情时,都不能完全胜任。


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让我们想办法把自己不胜任的事情做好,而是要想清楚我可以把什么事情做得最好。


也就是说,你必须最先弄清楚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你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能力,你是否会在某方面游刃有余。


而更重要的是,你是否已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德鲁克认为:

“专注于改善自己的弱点并提升自己的行为,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唯有依靠优势,才能真正实现卓越,人不能依靠弱点做出成绩,从无能提升到平庸所要付出的精力,远远超过从一流提升到卓越所要付出的努力。”

那么,问题来了!德鲁克提出的“专注优势”原则,是否意味着我们就要忽视自己的弱势呢?


是,也不是。


德鲁克认为:如果你天生就是一个长跑运动员,就不要尝试去做一个橄榄球中线卫;与此同时,你必须全力克服阻碍你全面施展天赋的那些缺点。



做你擅长的事情,并在这个领域中消除你的弱点,把这件事做的越来越好。



 03 

事半功倍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


你有没有思考过,在什么情况下,你可以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呢?

          有些人适合在夜晚工作,而有些人最好的状态在清晨;

          有些人通过阅读来接收信息,而有些人则通过听他人描述;

          有些人适合浸入式工作方式,而有些人则适合多样化的短时工作方式……

          有些人专注结果,而有些人则看重过程;

          有些人适合劳逸结合,而有些人则是工作狂;

          有些人喜欢团队协作,而有些人则喜欢单干……

看到了吗?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你是否有更清晰地了解自己?


德鲁克说:


我们偏好不同的工作方式,就如同你惯用左手或右手。


而我自己,也慢慢发现自己在上午的创造性思维要明显好于下午,这让我更有信心在上午做更多需要创造性的工作。


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衡量你最有效率的工作方式,你越早发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你就可以越快地得到高效工作带来的叠加效应。


记住,越早越好!


 04 

惜时如金

确保你花的时间都有价值


德鲁克说,“管理需要可衡量的标准”,时间亦如此。


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准确地计算做事的时间成本,又如何去分配我们的时间呢?


在德鲁克的启发下,我坚持用电子表格记录自己的创造性时刻,并刻意地将其保持在每年1000小时以上。


尽管我每年旅行和工作的时间都在不断增加,但记录的习惯却保证了自己的构思创意、理论研究和写作的时间,并没有减少。


与此同时,你要保证你所花费的时间是有价值的。


德鲁克写到,那些成功高效人士的“秘诀”之一就是,他们一次只专注完成一件事,拒绝浪费时间在一些“琐事”上。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把时间分为三个模块


第一,创造完整的属于自己思考的时间,虽然可能只有90分钟,但是日积月累的效果会非常惊人;


第二,给那些突发的事件或状况,预留出一些自由的时间;


第三,为一些重要的涉及决策讨论和意见交换的会议,留出固定的时间,为其做好准备,并加以跟进。



 05 

会议高效

花更多时间准备而非开会


套用一句充满讽刺意味的话:「抱歉给你写了这么长的一封信,因为我实在没时间给你写一封短的了。」


这同样适用于会议:「抱歉让你开了那么久的会,因为我实在没时间准备一个简短有效的会议。」


真正高效的人,会设计一系列规则,让会议也变得高效。


如同美味的曲奇饼,会有各种配方和烹饪方式一样。会议也有各种很棒的模式,但是德鲁克强调了最基本的原则:


在准备会议时,我们要有清晰的目的性;


开这个会,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会后如何跟进?谁来跟进?是否有deadline…


那些真的懂如何“开会”的人,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会议而不是去开会。


如果因为缺乏准备,而让会议冗长又低效,这无异于浪费他人的时间和生命。


作为管理者的你,我们不得不组织或者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建议你去习惯性地反思:你的会议是否算得上高效?



 06 

找到原则

让决策变得更高效


想想看,你是否经常性面临决策时刻:


是做还是不做?是买进还是卖出?是采取进攻策略还是撤退?是接受还是拒绝……


不管是个人生活还是公司管理,我们会不断遇到各种突发状况、机遇或挑战,需要我们去不断做出决策。


这一切看上去毫无章法,充满了随机和不确定性。但高效的人,是能在混乱和不确定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模式和原则。


德鲁克认为:我们的人生,很少会面对那种独特的一次性的决定。


而任何一个好的决策,都需要间接成本:论证和讨论,反思和凝练,消耗精力以确保最优的执行。


所以,考虑到间接成本,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出适用于大部分决策的通用模式或原则。


就像巴菲特在选择投资时,所作的决策一样。他会忽略绝大多数可能的干扰项,于是,他做出了一些重大的转型决定。


例如之前,他会低价收购一些平庸的公司;现在,他倾向于花高价收购高盈利的企业。


一旦确认了这种决策模式,他就会反复地做出类似决策。


德鲁克提出:那些掌握了巴菲特“行为不活跃但有效”方法的人,远比作出很多没有一致关联性决定的人,要高效得多。



 07 

独特价值

任何人都无法替代你


我有一位朋友,在成为一所顶尖大学的董事会主席后,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真正做好了自己的工作?”


当时,我在想,如果是德鲁克先生,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


然后,我回答道:确定一件可以为学校未来带来价值的事项,并精心策划完成好它。如果你能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比如说:没有你就不能作出重大决策,你发挥的协同作用无人可替代,就说明你的这份工作完成得很漂亮……


德鲁克把这种思维模式,应用于自己的咨询业务。


当我问他可以为自己的客户,做出什么贡献时,他谦虚地回答:“事实上,我从客户身上学到的东西,比他们从我这获取的要多…”


他停顿了一下,补充道:“当然,在每一个项目中,有一个绝对至关重要的决策,如果没有我的帮助,他们是不可能完成的……”


建立独特价值,任何人都无法替代你。


所以,你可以问问自己:有什么独特的价值,除了你之外,别人没法给予的。



 08 

专注当下,确保自己

始终在YES的路上


如果你的任务清单越来越长,没有禁止事项,会是一种非常不自律的表现。专注于做事的优先级,就意味着扫清那些无关紧要之事。


我们不能因为沉溺于过去的错误,而耽搁眼前的大好机会。


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在我们每个人的前进路上,总会问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


高效的人不会活在过去,纠结过去的问题,只会放眼未来,专注于当前。


如何能判断你正在YES的路上,德鲁克给出了最实用的判断方式:


对于你已经在做的一件事情(比如开始一次创业、招聘一位员工、制定一项政策、启动一个项目等等),如果此时此刻,再给你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你还会给出“YES”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正在正确的路上。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现在还有坚持的必要吗?



 09 

精益求精


一流员工创造的价值,远高于数个二流员工的贡献总和。


德鲁克认为:一个组织就像一个生物系统一样,以某种关键方式在运转,其内部质量的增速要高于外部面积的增速。


因此,当公司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能量,被用于支撑企业内部,而不是链接外部业务。


在一个关键岗位上,一流员工所创造的价值,要远远高于数个二流员工所做的贡献之总和。


对于管理者来说,要找到真正优秀又合适的员工,安排给他们重要的工作,赋予他们更多责任与义务,让他们去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不要为了迁就特定的人改变公司的岗位结构(极其罕见的天才除外),若非如此,则会导致人浮于事。


德鲁克写到:“人越少,内耗越小,组织就越完美。”


 10

创造价值

专注你创造的价值而非成功


我36岁那年,Industry Week杂志的编辑让德鲁克邀请我去他家里拜访。


有一天,在结束了斯坦福大学授课后,我点开了语音信箱,听到一个奥地利口音:“您好!我是Peter Drucker。”


当我给他回电话希望预约会面,并问他是否需要同他的助手安排日程时,他回答:“我就是自己的秘书。”


我与德鲁克先生的第一次见面,也成为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回忆之一。


德鲁克过着极其简单的生活,没有员工,没有研究助手,没有正式的办公室。


他坐在小书桌前,敲着老式打字机,每天在普通房子的备用卧室里工作。


他在自己客厅的藤椅上,会见了全世界各种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和CEO们。


凭借极简主义,德鲁克成为了20世纪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家。


当时,德鲁克在潜心研究一个庞大的主题:我们的企业,如何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能更加地人性化。


当我问86岁的德鲁克,“你所著的26本书中,哪一本是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他的回答是:“下一本!”而在这之后,他又写了10本书。


在那天拜访快结束时,德鲁克用一句反诘打动了我。


当时,我正打算从斯坦福大学离职开始自主创业,我很犹豫。德鲁克说:


看上去你很担忧自己能不能存活下来,我相信你没问题;但你花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如何成功,这却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他停顿了一下,像一位禅师那样,用竹杖敲了几下桌子,说:“你应该问:我如何创造价值?”


一个伟大的导师,可以用30秒改变你的一生。


我们每个人都只有这短暂的一生,一天24小时,一周168个小时。


每个168小时加起来,会叠加出怎样的能量?能如何影响和帮助到他人?可以创造出什么样的价值?


德鲁克先生,坐在藤椅中的一位老人,没有公司,在一幢最普通的房子里,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高效之人是如何为他人创造价值的,一位最高水平的导师会如何影响他人……


而他本人,正是自己思想的践行者,在他持久而惊人的影响力中,帮助并激励着更多人。


最后通过当下中国管理最先进的“163法则”(国外的意大利经济社会学家帕雷托提出2:8原理,国内吴群学先生独创“163法则”并注册了专利。



实践证明,“163法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科学思维工具,必将是中国人未来工作、生活、管理的普世价值法则!)为大家带来领先一步的163现代思维。


一个核心

管理者的工作必须是卓有成效的,而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六项要素

善于利用有限的时间

善于利用个人的长处

善于做出有效的决策

善于做出正确的判断

善于发挥个人的潜能

善于创造独特的价值


三个关键词

认知

领悟

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