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丹桂飘香。近日,一群远去而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金塘教学点的操场与教室间——他们是早年从这里走出去,走向广阔天地、缤纷世界的游子,如今重返故地,真情回归,共赴一场尊师重教、兴教助学的盛典,共同践行一份回报母校、反哺故土的诺言,用行动诠释“教育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也让“金塘教育促进会”的旗帜在乡情与爱心交相辉映中高高飘扬。这是我们在宿松县下仓镇金塘教学点“躬耕教坛传薪火,笃学笃行绽芳华”师生表彰报告会现场看到的生动感人的一幕。
此次表彰报告会在下仓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由吴群学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策划,金塘教育促进会主办,金塘教学点具体承办,安徽宏立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东莞卓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新知学院、安徽海轩文化集团协办。宿松县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主任高峰,宿松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办综合室主任杨东晓,下仓镇人大主席胡张龙,下仓镇人武部部长彭湖,下仓镇派出所所长孟军,下仓镇教办主任吴国意,金塘村党支部书记杨金荣,东洪初中工会主席、金塘教学点负责人沈黎明、金塘小学校长杨孝武以及金塘教育促进会名誉会长杨贤松,会长杨立章,副会长刘西胜、韩权兵,秘书长吴群学参加表彰报告会。

表彰报告会在升国旗、奏国歌中徐徐拉开帷幕,金塘教育促进会名誉会长杨贤松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金塘小学杨孝武校长、金塘中学沈黎明校长详细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一批金塘教学点、金塘小学优秀教师、学生受到隆重表彰奖励,下仓镇人大主席胡张龙发表指导讲话,金塘教育促进会会长杨立章作总结讲话,报告会最后在悠扬奋进的歌声中圆满落幕。活动所在地美丽的金塘港自始至终洋溢着热烈祥和的气氛。
在活动现场,与会的企业界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赠教育基金,安徽宏立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杨立章、上海新知学院韩权兵、东莞卓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刘西胜、安徽海轩文化集团吴群学分别捐资3万元、1万元、1万元、1万元。此外,从北京、上海、广州乃至海外归来的校友们,有的为孩子们开设科技讲座,有的带领诗歌朗诵,有的修缮校舍图书角……他们用专业与热忱,让母校的孩子们看见更广阔的世界。在金塘教育促进会的号召和协调下,校友们还捐赠了图书,设立了“未来种子基金”,用于长期支持贫困学生的学业与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会宣布将每年重阳节定为“校友返校公益日”,并启动“乡土教育导师库”,邀请校友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参与母校建设。
作为此次活动主办方的金塘教育促进会是在金塘村委及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在各界校友的支持下成立的非盈利性民间社会组织,围绕“同母校、同心愿、同发展”的目标,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促进金塘教育事业发展。金塘教育促进会十年如一日的“教育守望”,加上各方共同努力,金塘教学点十年磨一剑,已砥砺生辉,初露锋芒。2024年66名毕业生参加中考,录取普高41人,录取省重点高中22人;2025年更以73.17%的普高录取率远超全县平均水平。连续两年交出硬核成绩单,被业界亲切地誉为“宿松小毛坦”,书写了乡村教育“点石成金”的传奇。

“无论走多远,这里永远是我们精神的原点。”活动组织者杨立章同志动情地说。他曾提出“教育改变命运,思想改变未来,环境改变一切”的理念,如今正通过教育促进会的公益实践,唤醒更多在外奋斗的游子对母校的反哺之情。正如一位校友留言:“我们带走的只是母校给予的一粒种子,而能带回的应是整片森林。”
深情报效桑梓,细雨滋润沃土。五年级学生小宇(化名)悄悄对志愿者说:“原来有这么多哥哥姐姐曾和我一样坐在这个教室。他们让我相信,读书真的能点亮人生。”一位老教师感慨:“过去我们教孩子‘走出去’,现在他们教我们如何‘让这里变得更好’——这就是思想的传承。”

作为活动的大力倡导者和积极践行者,安徽海轩文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安徽生态农产品协会会长、金塘教育促进会秘书长吴群学深有感触地说:“策划和参与这样的活动,尤其是借助金塘教育促进会这个杠杆,撬动多方资源,激发乡情爱心,积极捐资助学,聚沙成塔,积水成海,全力促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正是我们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海轩文化集团一直秉承的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理念的具体体现。”吴群学认为:“乡村教育的意义、价值,体现在其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支撑,乡村教育的发展不仅在于育才树人,而且对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传承乡土文化,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